各县(市、区)、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安委,市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
《2022年丽水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已经市食药安委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丽水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
2022年7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2年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会议精神,坚持以“四个最严”要求为遵循,以“数字化”改革为方向,以“丽水之干”为担当,勇扛食品药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食品安全工作要点
(一)巩固食品安全基础
1.压实地方属地责任。开展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实施食品安全工作约谈办法。开展对地方食品安全状况的综合评价。落实食品安全联席交流机制,常态化开展重要信息共享、重大问题联合督办、区域性风险隐患联合研判等工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要求,优化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评议考核方式。总结评估“八大攻坚行动”实施效果。(市食药安负责)把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作为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重要内容。(市发改委负责)
2.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10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年”企业负责人履责报告活动。落实食品生产企业自查报告制度,食品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主要负责人安全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考核覆盖率、合格率均达到100%。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持续开展大型食品经营主体技术评审与体系检查。(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3.强化基层食安办建设。继续推进基层食药安办分级分类管理,实现乡镇(街道)食安办三星级全覆盖,新增四星级11个、五星级7个,实施乡镇(街道)食安办星级动态评价。(市食药安办负责)推进落实食用农产品乡镇网格化监管机制。(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4.推进市县示范创建。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第五批创建申请备案工作。开展第二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创建,持续做好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省级食品安全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动态跟踪评价。(市食药安办负责)
(二)提高食品安全智治水平
5.筑牢进口冷链食品物防防线安全。坚持冷链物防“1410”工作体系,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含进口水果)“全受控、无遗漏”。融合“浙冷链”“浙食链”应用构筑冷链食品闭环管理“一个系统”,在对进口冷链食品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向国产冷链食品延伸,其中“浙冷链”赋码率扫码率保持在99.5%以上。筑牢数字化管控、集中监管仓、省际检查站、核酸检测站“四道防线”,确保进口冷链食品持“三证一码”上市,同时加强自身人、物、环境管理。严格首站责任制、快惩严处制、举报投诉制等冷链物防“十项制度”,加强第三方冷库、首站经营者等重点对象监管,落实“三专”要求,加大对走私冻品、拆换包装冒充国产冷链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市安全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丽水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输入性风险防控,严格食品安全质量要求和检验检疫标准,严厉打击农产品和食品走私。(丽水海关牵头,市公安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对查获的走私冻品移交地方归口处置。(丽水海关负责)
6.完善食品安全闭环追溯体系。优化完善“浙食链”四侧打通机制,集成食品安全协同应用各功能模块,重塑核心业务流程,着力打造“浙食链2.0版”。完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全面融合“浙农码”合格证、“浙土码”产地信息等系统,实现“农田到餐桌”全贯通。加快全市食用林产品规模生产主体实行质量安全追溯或合格证使用。推动实现在产食品生产企业全品种赋码,肉类、进口水果等重点品种应用全覆盖,续创10家放心农贸市场和30家大型食品批发企业、校园食品配送中心上链,并向机关、企事业食堂延伸。(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7.深化餐饮线上线下综合治理。强化网络餐饮治理,落实《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浙江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规定》,实现“外卖封签”“阳光厨房”全覆盖。做好“防疫餐饮在线”应用,落实“1+1+N”责任体系,强化疫情集中隔离点供餐保障。(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三)加强食品全程监管
8.强化食用农产品源头管控。推进耕地土壤污染源防治工作,开展2个受污染耕地分布的县(市、区)耕地污染溯源排查。(市生态环境局负责)持续深化“肥药两制”改革,新建改革综合试点县2个,“浙农优品”数字化应用在全市规模追溯主体和农资经营店全覆盖。(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加强食品加工监管,督促企业把好原料进入关、生产过程关、产品出厂关。加强流通领域监管,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和仓储体系建设。(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部门协同,着力防控粮食重金属污染、真菌毒素污染、霉变、农药残留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收购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每万吨粮食产量不少于1个监测样品。(市发改委负责)
9.加强生产经营环节监管。严格特殊食品监管,特殊食品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达到100%,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比例达到20%。(市市场监管局负责)持续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实现中小学幼儿园落实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和学校食品安全自查制度100%、学校建立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和突发事故报告制度100%、学校大宗食材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100%、品牌超市校园入驻率100%。(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加大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安全监管力度,实现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100%接入丽水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智能监管系统。(市卫生健康委负责)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市建设局负责)加强A级旅游景区、养老机构、进出口等食品安全管理。(市文广旅体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丽水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10.开展系列专项整治。加大重要节假日期间检查巡查力度,开展节日热销食品专项抽检,及时核查处置不合格食品。聚焦重点食品生产企业、连锁经营企业、网络平台企业、学校食堂等,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市市场监管局负责)持续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和乳制品、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等行动,推动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问题治理,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食金之风”。(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法院、市检察院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开展“绿剑”行动,加强农兽药生产、销售企业监管,规范互联网经营,依法打击互联网非法经营行为,指导农民规范使用。完成4种高毒农药的淘汰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法院、市检察院按职责分工负责)开展迎亚运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攻坚行动。(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11.从严查处违法行为。组织开展“铁拳”行动、“亮剑2022”行动、“2022昆仑”专项行动、“2022剑锋”系列统一收网行动。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的重点领域,组织查办一批社会和群众反映强烈、突破道德底线的违法案件。加大跨境、跨区域大案要案侦办力度。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对主观故意、性质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责任人员依法严厉处罚,实施食品行业从业禁止。(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冷链食品运输车辆核验查控,严厉打击来源不明冷链食品入境。(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丽水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大农产品违禁药物和常规药物严重超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强化行刑衔接,加强案件移送,建立重大食品案件执法工作联系机制和数据交互推送机制。(市公安局牵头,市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配合)落实全省统一的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意见。(市法院牵头,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检察院按职责分工负责)探索适用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市检察院负责)
12.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食品销售风险分级与双随机检查联动机制,实现除食用农产品以外的食品销售经营者100%风险靶向监管。(市市场监管局负责)积极推进农产品生产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组织“评信”“用信”工作,实行农产品生产主体分级分类监管。(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市发改委配合)持续推进粮食流通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市发改委负责)实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对规上食品工业企业开展相关培训。(市经信局负责)优化食品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积极推动食品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结果在丽水绿谷分、信用信息平台运用,大力构建食品安全联合奖惩机制。(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改委、市人民银行配合)
(四)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治理
13.健全风险闭环管控机制。按照“抽、检、处、研、控”一体化建设要求,构建省、市、县和社会力量四支队伍协同的风险预警交流网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闭环管理机制。(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4.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全市食品(含食用农产品)抽检监测量8200批次,确保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量分别达到3.5批次/千人、1批次/千人。开展食品快速检测评价和检测结果验证。(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完成市级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900批次、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550批次。(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部门信息通报与风险会商,年风险监测食品样本量1件/千人。参与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量状况调查。(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丽水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强化食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构建食品安全重大任务保障、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事故处置等多功能组合的应急处置平台。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机制,构建市、县二级应急联动体系。强化食品安全应急安全处置队伍和设施装备建设。组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开展食源性事件应急处置和信息报送规范化流程分级培训,全面提高应急处置工作质量。(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五)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16.强化政策赋能。推进“食药物质”管理试点,加快实施铁皮石斛、灵芝、山茱萸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推动具有丽水特色的农业农村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重点领域标准立项推荐,实施标准综合体和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建设,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绩效评价,推动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转化应用。(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做好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深入推进低风险食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制,新版许可电子证书覆盖率达到80%以上,聚合码扫码应用率达到50%以上。(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17.强化品牌赋能。新增绿色食品认证40个以上,全市创建美丽牧场10个,持续推进渔业健安全康养殖示范创建。(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全面推进粮食产业“五优联动”提质扩面,实施规模达到2.66万亩,创建2个省粮食“五优联动”示范县。(市发改委负责)推进农批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开展食品超市示范创建活动。启动食品小作坊“五化”建设,建成实施“5S”现场管理的小作坊39家,培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精品小作坊27家。(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18.强化技术赋能。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控制等方面技术研究。(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推动食品承检机构加大物联感知设备投入,出台数字化实验室建设规范和评价管理办法。(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科技局配合)推进“阳光工厂”建设,开发“CCP在线”智控模块,打造48家“阳光工厂”升级版。(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加快推进智能“阳光厨房”建设,中小学校和二级(含)以上幼儿园基本建成智能“阳光厨房”,校外供餐单位100%通过HACCP或ISO22000体系认证。(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累计建成9条(个)省级“阳光餐饮街区”。(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19.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完善食品检查员培训教育、绩效考核、能力评估、工作调派等制度,探索构建检查员能力提升标准和评估体系,建设专业、稳定的检查员队伍。研究制定全市食品生产检查员管理办法。(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20.加快监管能力提升。实施“强队砺剑”“执法双鹰”工程,提高执法人员办案能力水平。坚持“市抓市统、专家会诊”制度,实施市、县二级承检机构工作质量集中统筹管理和全覆盖抽查考核。(市市场监管局负责)探索基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第三方检测,提升基层农产品检测能力。(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21.加紧企业专业人员培养。开展线上食品安全培训考核和监督抽考,实现获证餐饮企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全覆盖、中型以上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员监督抽考全覆盖。开展“阳光餐饮街区”管理主体培训。(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加强农产品合格证、追溯、监测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业务知识培训,组织村级协管员、企业质量安全内检员队伍培训工作。(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七)加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22.深化责任保险制度。加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推进力度,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农批农贸市场、农村家宴放心厨房等食品安全重点领域全面纳入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公益险范围,实现全覆盖。有效推进肉蛋奶和白酒生产企业主动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积极引导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大中型商超、大中型餐饮服务企业、中央厨房、集中配送单位、商业综合体等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的领域参保商业险,加快将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纳入参保范围。完善事先事中事后服务标准体系,推动保险机构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服务队伍建设,发动社会力量加强食品安全义工、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等队伍建设。(市食药安办、市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3.完善举报投诉机制。制定丽水市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落实食品安全举报奖励措施,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公众和企业内部“吹哨人”积极举报食品违法行为。加强大案要案曝光力度,形成震慑效果。(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24.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完善食品安全谣言监测及处置办法,有效处置网络谣言。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发现苗头性、潜在性风险,对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发声,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原则,实事求是公布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国家级、市级食品科普基地建设,大力支持企业参与科普基地建设;加强与食品专业院校的合作,利用专业院校师资力量,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专业队伍的建设。利用“全国科普日”等载体,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5.营造“安全有我”氛围。主动加强宣传,传播食品安全文化、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讲好食品安全故事。推动食品安全知识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促进社会共同关心、共治共享食品安全。(市食药安办牵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常态化开展“四个你我”活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科普志愿先锋在身边”、保健食品、农兽药安全使用等宣传活动。(市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药品安全工作要点
(一)夯实药品安全基础
1.压实地方属地责任。深入贯彻《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工作领导落实药品安全责任的意见>的通知》,不断健全“党政同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药品安全责任制培训。(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工作领导落实药品安全责任的意见>
(二)提高药品智治水平
2.推动“数字药监”提质扩面。坚持以深化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以“五新月赛、五星月晒”竞赛为抓手,持续推进药品安全精密质控系统为核心的数字药监综合集成平台应用落地。推动药品安全智慧监管“黑匣子”提质扩面160家,“浙里药店”应用接入150家。探索“丽水医疗器械在线监管”数字化全流程监管治理新模式,开展非现场监督管理场景建设,探索集中监测、在线派送、分类处置数字化监管新模式。探索“化妆品经营领域索证索票差异化规范监管模式”全省试点工作。积极解决基层存在的普遍监管难问题,为经营主体和基层执法人员减负,提升监管效能。(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药品全程监管
3.开展“护航亚运”药品安全攻坚行动。开展含兴奋剂药品和特殊药品生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4.加强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监管。加强防疫药械质量监管,开展疫苗接种点巡查,重点强化防疫药品、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新冠病毒检测试剂、一次性使用采集拭子等防疫药械监督检查、质量抽检力度。组织开展除高风险之以外其他药品、药用辅料、药包材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的监督检查,以及高风险药品生产企业的跟踪检查,对我市生产的集采中选药品开展全覆盖检查和全覆盖抽检。按照“谁检查,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将检查结果录入国家局数据库和省药监局行政许可审批系统。组织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监督检查,其中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医院类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实施全覆盖监督检查。(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5.开展系列专项整治。组织开展药品经营和使用专项检查、第二类精神药品专项检查,开展中药(饮片)生产、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生产、非自行生产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医疗机构制剂、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药包材、网络药品销售、口腔科医疗器械使用质量、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医疗器械“清网”、儿童用妆“金盾护童”、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医疗美容药械等专项整治行动。(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卫生健康委配合)
6.从严查处违法行为。强化行刑衔接,加强案件移送,建立重大药品案件执法工作联系机制和数据交互推送机制。(市公安局牵头,市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配合)
7.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全面推进药械化生产领域信用监管建设,探索全省化妆品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建立信用惩戒机制。深化化妆品经营“双随机、一公开”分级分类信用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目标完成全市化妆品经营领域“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检数达到市场主体总数的10%以上,并对经营户开展ABCDE五级信用系统自动评价,为下一年度分类精准监管夯实基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四)加强药品安全风险治理
8.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国家基本药物抽检不少于125批次,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建立健全药物警戒制度和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制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数不少于1000份推进“食药物质”管理试点,加快实施铁皮石斛、灵芝、山茱萸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百万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数不少于350份/百万人,化妆品不良事件监测报告数不少于100份/百万人,药品制剂生产企业不良反应监测检查覆盖率达25%以上。(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卫生健康委配合)
9.应急处置药品突发事件。按照《丽水市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主动做好各类事件的应急应对。组织市县联合开展化妆品安全事件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成员单位按职责配合)
(五)推进药品民生实事
10.巩固拓展24小时“网订店送”药房建设成果。推进民生药事服务站扩面14家,免费提供药事服务18.5万人次以上。(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六)推进药品产业升级
11.强化政策赋能。积极探寻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药品监管的路径,加强与省药监局的沟通对接,力争中药材中药饮片一体化质量控制创新试点落地丽水,并积极参与制定《浙江省规范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采购产地趁鲜加工中药材指导意见》,大力推动丽产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持续提升,打造“丽产”好药,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缙云纳入国家和省级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产品,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加快创新产品上市进度。力争在丽水经济开发区设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浙江省植物源化妆品原料研究分中心,深入挖掘丽水地产植物优势,提高化妆品植物原料提取技术能力,研发以植物源为主的系列化妆品,为园区化妆品企业提供产品配方和研发技术,形成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12.强化品牌赋能。力争新增药品生产企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2家,获批新药、集采中选品种、转移品种10个以上,开展一致性评价8个;全力指导医疗器械创新,力争全省首台治疗呼吸机获批注册;全力推进化妆品美丽消费“百千万”质量示范提升工程,打造化妆品质量安全示范街 1 条、示范商场16家、示范经营单位90家。加大品牌建设指导力度,力争2家企业入选2021年度“浙江美妆”十大品牌和十大新锐品牌。(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13.强化标准赋能。推动化妆品原料用山茶油省级行业标准研究并出台。继续加强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的汇报沟通,积极指导省食药检院与龙泉山茶润公司研究合作,力争填补全国山茶油作为化妆品原料标准空白,此举可进一步提升我市化妆品市场竞争力,为建立大规模的植物原料基地夯实基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七)提高药品监管能力
14.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完善药品检查员培训教育、能力考核、工作调派等制度,扩容提能加强检查员队伍建设,积极构建专业、稳定的检查员队伍。以省“双百尖兵”工程为引领,多途径多形式培养,积极构建“教、学、练、检”一体化检查员培养机制,提升药品检查信息化应用水平,打造一支适应丽水药品监管需求的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为我市药品安全监管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15.加快监管能力提升。市级加强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满足药品监管技术支撑需求,县级加强快速检测能力建设,鼓励中药民族药、非法添加化合物等区域性特色检验研究能力建设。(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八)健全药品社会共治
16.完善举报投诉机制。落实药品安全举报奖励措施,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公众和企业内部“吹哨人”积极举报药品违法行为。加强大案要案曝光力度,形成震慑效果。(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17.营造“安全有我”氛围。传播药品安全文化、普及药品安全知识,讲好药品安全故事。组织开展“药品安全月”等宣传活动。(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
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按季度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于11月30日前向市食药安委报告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丽水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7月2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