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荡漾“浙”之江 ——浙江省审计机关开展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审计工作纪实
浙江,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裕。在这方仅占中国陆域面积1%的土地上,承载着全国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的GDP,密布了八大水系、四大湖泊和五大平原河网,就连省名都源于其境内第一大江——钱塘江的别称。近年来,浙江省审计机关以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和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己任,钱塘江畔、太湖之滨、瓯江之源,都留下了审计人紧张忙碌的身影,他们以审计利剑守护生命之源,以满腔热忱护航美丽江南。
系统研究 整体谋划 “以全局谋一域”打好保护战
浙江大地水系发达,大江名湖,不胜枚举。如何平衡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检验浙江的一大考题。浙江审计人既觉任务艰巨,又感使命光荣。省审计厅领导强调,审计要紧扣增进民生福祉和生态文明建设展现担当作为,有效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浙江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推进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贡献审计力量。
浙江省审计厅扎实开展审计研究,在瓯江流域先行试点,再组织开展钱塘江流域水生态保护全省同步审计调查和太湖流域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重大项目专项审计。审前,该厅系统梳理流域生态保护相关政策法规、行动计划,吃透政策要义和工作要求;深入杭州、丽水等地深入调研,了解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现状;联系发展改革、生态环境等部门,掌握行业工作动态。在此基础上,该厅多次召开“头脑风暴会”,完善审计工作方案。在一次次研讨中,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审计目标逐渐清晰,即要聚焦国家和省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围绕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保护修复、资金征管用和重点项目建设运营情况四方面,摸清流域内水生态保护基本情况,客观评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揭露水生态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流域为基础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和路径,从而有效促进建立健全流域水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上下联动 三审协同 “行兵列阵”守护碧水青山
流域生态保护审计率先在丽水试点。瓯江是浙江第二大江,发源于丽水市庆元县崇山峻岭之间,流域范围覆盖丽水10个县(市、区)全境,源头保护具有重要地位。为此,2021年6月,丽水市审计局先行“出征”,对瓯江流域(丽水段)水资源保护管理开发利用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在积累审计经验后,浙江“母亲河”钱塘江流域水生态保护情况全省同步专项审计调查于2022年3月全面铺开。由省审计厅抓总,省市县三级联动,采取审计专题“共性必查+结构化自选”的模式,对省本级和杭州、绍兴、丽水3个设区市本级及钱塘江流域所在27个县(市、区)实施审计。2022年8月,为大力推进长三角地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太湖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省审计厅又开展了太湖流域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重大项目专项审计,对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情况以及2个水生态保护重大项目建设运行与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省审计厅将三个项目审计成果进行统筹谋划、汇总提炼,以信息专报等形式报省政府,成效及时分享给提供素材的审计组,打破了以往项目‘单兵作战’‘市县打工’的被动局面,真正实现全省项目组织一盘棋、成果提升一盘棋。
查错纠弊 提质增效 审计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亮点频现”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钱塘江流域经济发达、产业集中,创造了全省43%的GDP。但沿岸一些粗放型的企业、密集的人口也对水环境、水生态造成了破坏。加强钱塘江流域污染防治的审计整改,坚持以环境承载力为判断标准来发展工业产业,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也关乎审计能否做好“下半篇文章”。该厅在永康市审计时发现,当地9316家五金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仅946家,缺乏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未形成行业总部集聚格局,不利于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管控。审计人员在深入分析原因后,建议永康市政府应将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永康市迅速落实整改,出台专项工作方案,成立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指挥部,建立“专精特新”“放水养鱼”“小升规”及10亿元以上企业等培育库;兑现惠企奖励资金1.15亿元;总部中心以政府供地、企业联建的形式招引200强企业、外地成长性较好企业入驻。半年左右时间,已招引入驻上市企业4家、历年纳税两百强以上企业102家等,整改成效明显。
钱塘江流经27个县市,污染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要站在流域整体的角度,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上下游关系。审计发现,钱塘江流域内5个县存在应建立未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已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未有效执行等问题,不利于流域整体可持续发展。为此,审计提出建议,流域上下游地区应尽快建立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随后,各地立行立改,加快签订(续签)协议并支付了生态补偿金。如,审计发现龙游县于2020年与兰溪市签订了生态补偿协议,但尚未按照协议约定收取兰溪市生态补偿资金500万元。审计指出该问题后,龙游县迅速与兰溪市做好对接并收回了该笔生态补偿资金。太湖流域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重大项目专项审计同样发现此类问题,湖州市与所辖长兴县、安吉县完成续签新一轮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还与跨省相邻区域聚焦太湖蓝藻治理协同创新生态联保共治机制,并进一步探索建立太湖流域横向补偿机制。
除此以外,审计还发现钱塘江流域9个县水污染防治跨区域协商协作机制虽建立,但未按要求落实。如永康市与缙云县未落实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召开联席会议记录、信息共享通报”等要求。各县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签订协议、开展水质联合检测工作、组织饮用水源应急演练等行动进一步深化流域联防联控机制,大大增强了流域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能力。
在开展瓯江流域水源地保护情况审计时,丽水市审计组发现梅陇水库围库养鱼情况比较严重,甚至出现露天旱厕污水直排现象。水源地保护工作直接影响着一方百姓的饮用水质量,审计人员通过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将问题进行了反映,并提出应加强饮用水源地的监督和管理,对污染、侵占、损害饮用水源的行为加强执法力度,消除饮用水安全隐患,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的审计建议。云和县迅速行动,通过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加强水质监测预警,提升环境应急处置能力等,多举措强化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监管。整改数月后,梅陇水库已是碧波荡漾,风景旖旎,成了周末游客驻足游玩、拍照的“打卡”地。为了让水生态价值转化,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丽水市加快建设瓯江南明湖及生态河川水利风景区等5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并利用瓯江良好的生态,建成瓯江绿道主支线678公里。让好生态“活”起来,收获的绿色“红利”越来越多,乡村也变得越来越热闹。丽水市依托绿道共举办多场马拉松、徒步、自行车等赛事活动;建设的水文化特色村如云和县石塘镇长汀村依托石塘水库建设了长汀沙滩,成了省内外有名的农家乐景点,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钱塘江畔也上演了同样动人的故事。浦江县檀溪镇潘周家村,过去村内水体污染较为严重。当地政府采纳了推动水岸同治、加强河道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的审计建议,通过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河道清淤、沟渠疏浚、水生动植物养护、沿岸绿化提升等一系列措施,切实改善了河道水质和沿岸环境,为群众提供了多处优质的公共休闲、运动健身场所,更激起了一波投资潘周家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潮,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碧波荡漾“浙”之江,江南水乡还复来。把成绩留给昨天,把目光投向远方。浙江省审计机关将继续心系职责,笃行不怠,深入开展资源环境审计,让铺陈在之江大地上的“富春山居图”绿色底子越来越厚重,乡愁韵味越来越甘醇,乡村发展越来越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