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几年“思辨性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思辨”,观点不一。谢小庆先生使用的概念是“审辨式思维”,其突出特点表现为:合乎逻辑地论证观点,凭证据讲话,不懈质疑等。 不管是哪一种观点,其实质是批判性思维,强调独立自主、自信、思考、不迷信权威、头脑开放、尊重他人等。作为一种认知与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有前提、有根据、有逻辑的独立思考。“思辨性阅读”,就是借助批判性思维开展的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思辨性阅读”有哪些达成路径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在联结中,遵循思辨的逻辑与系统 教材中每篇文章都是表达、反映事物间、人物间、人与事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和联系,篇章、段落、句子结构层次就是这种关系与联系的外显。因此,阅读本身就是语境中的逻辑思考,判断、选择、排序、推测等阅读事件,都必须联结着思考。在联结中,深入思辨内在的关系、联系、层次等。 1.判断,找寻依据,撬动思维 判断,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思维过程。有正确与否的辨析,有语言表达上的辨析。是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依据线索作出推论的过程。 以统编版四下第一课《四时田园杂兴》与《宿新市徐公店》教学为例,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判断题: 从诗中描写的景物来看,两首诗写的时节是一样的。( ) 在诵读、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次默读两首诗,圈出自己作出判断的理由。反馈交流时,引导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判断。相机理解“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中的“肥、稀”,想象“日长篱落无人过”中的“日长”;联结第一首诗中的“稀”互文理解“树头新绿未成阴”,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一径深”的画面。最后,聚焦两首诗都写到的菜花,辨析“麦花雪白菜花稀”与“飞入菜花无处寻”,判定时节的不同。 再如《桂花雨》中可以让学生判断到底是家乡的桂花香,还是杭州的香;学习《母鸡》,可以让学生判断作者到底是讨厌还是喜欢母鸡。以判断这个支点,撬动学习中找寻依据,揣摩理解、辨析思考的思维过程,撬起主动思考,联结思辨的逻辑过程。 2.排序,理清关系,明晰逻辑 排序,是一种逻辑思维,需要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前后联系,综合统整,理清层次结构。 统编版五上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父爱之舟》全文描写了八九个场景,每一个场景中都有父亲对“我”关怀备至的细节描写。在引导学生概括场景、找到细节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设疑: 既然这些场景、细节都是作者梦中回忆的,那么,能否调换顺序? 引导学生再次将每个场景中的细节描写整合在一起,前后联结比较。从而发现作者的材料安排是有序的。从吃住等生理需求关怀,到求学成长无私支持,到内心自尊用心呵护。从生活写到内心,从内心写到他的成长。这样,紧扣课程标准当中提出的初步感受作者的表达顺序,初步感受散文的特点,虽然写的细节不一样,但是都是围绕父爱有序展开。 又如,我们可以出示三幅图,请学生排列羿射九日的过程,形象体悟篇章的因果结构;可以打乱《飞向蓝天的恐龙》中介绍演变过程的句子,在重新排序中感受表达的严谨。可见,排序的过程是对学生思维逻辑严密的考验,在排序中让思维品质趋向系统。 3.推测,依据线索,关联前后 统编版三上第四单元是学习预测阅读策略单元,《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在第二次反复时,要求学生预测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大部分学生预测鸟太太剪了一段长胡子用来晾尿布,也有预测长胡子继续发挥着其他用处。不管是哪种预测,其实都是依据前边内容的推断。 这种预测与推想的联结思维,是思辨的好方法。比如学习《田忌赛马》,可以设置情境任务: 孙膑见到齐威王,会怎么跟他讲这次赛马? 要推测孙膑的陈述,学生得思考该从哪里开始讲?就得厘清故事的发展脉络,辨析从哪里开始讲别人听得懂。得思考怎样将过程讲清楚?就得清楚孙膑怎么观察到原先的比赛情况,必须清楚孙膑比赛中的所思所做。交流中教师相机不断指出不足,这样,学生就得在一次次回归文本,更加清晰地梳理情节,更加细致地关注细节。转换角色,推测孙膑怎么讲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走近人物,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可见,在寻找、依据线索,关联前后作出推测的过程,其实就是语境中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联结思考、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 二、在比较中,构建思辨的敏捷与深刻 比较,以寻找事物的异同,而明显的异同点可以启发思考。在比较中,相同的加以归纳,不同的得以辨析。篇内比较,可以发现材料之间的关联指数。篇间比较,能够同化言语对象的广度与深度。 1.对比异同,归纳辨析,敏化思维 对比异同,可以有同质与异质两个角度。相同或类近的某种行文结构或观点,在比较中,便于吸收与不断强化。而相异的,比较中便于思辩,对比阅读。 比如,《那个星期天》中的环境描写: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 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 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 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先请学生思考有什么相同点,发现都是写天空光线的变化;再联系上下文思考有什么不同点,梳理出心情从喜悦,到焦急,到失望委屈。从而在异同点的归纳辨析中,体会作者如何抓住光线的描写间接地表情达意。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作者如何通过事件的罗列表达情感,如何通过动作描写、内心独白以及反复修辞的运用展现内心的变化。 本文的课后题进一步要求学生与《匆匆》比较,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异同点。比较,旨在回顾梳理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哪一些,也为接下来习作中如何选择适切的表达方式抒发真情实感做铺垫。 这样的课后题从四年级开始,每一册都有编排。此外,更可以将这个策略用于微观的字词教学。比如,通过换词比较体会《鸟的天堂》中“卧、堆”等用词的准确性。比较的过程,或者是思维举三反一的归纳过程,互为补充,同化印证;或者是同中求异,思考辨析,加深体验。 2.分类统整,联系整合,加深理解 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方式。因此,分类也隐含着对比思维,且在比较的同时,更有梳理、统整,让思维从模糊的认知走向表达的思辨 《海上日出》是四下习作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教学中让学生圈画作者哪里写出了太阳的变化,以关键词的形式板贴到黑板上,接着请学生将黑板上的关键词分为三类: 转眼间 过了一会儿 到了最后 一刹那间 红是真红 红得非常可爱 发出夺目的亮光 出现 负着 上升 冲破 跳出 发出 分类之后,其一,辨析三组词的排列顺序,在课文回读中发现作者先写时间,再写颜色与太阳的动作。其二,让学生横向发现从三个角度写太阳变化的过程,明晰太阳颜色等动态变化的特点。其三,再引导学生纵向发现,每个时间点都有三个角度的描写。在统整中,体会作者动态的过程写的非常有顺序,不管是颜色,还是形状,依照变化,有序展现。 这一策略同样适用篇章分类,比如让六年级的学生先自主对学过的写景文章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小组讨论,黑板展示,阐述理由,明确大体上有静态与动态,时间顺序与游览顺序等区分。在“分类”的言语实践中,驱动学生对写景文章的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分类统整,建构对写景文章文体特点的结构化认知。 3.假设重组,分解推断,发掘深度 在比较中思辨,还可以用假设思维方式。思考文章的谋篇布局、材料安排,除了详略各异、关系严谨,还可以思考在文章中存在的合理性。 《小英雄雨来》的六个小标题可以概括为: 游泳本领高 上夜校读书 掩护李大叔 智勇斗鬼子 宁死不屈 机智脱险 学生能很快锁定“智勇斗鬼子”与“宁死不屈”已经足以体现“英雄”的分量。那么,为什么还要写前边三个部分的内容,能否将前边三个部分去掉? 以假设性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前边三个部分,与后边的三个部分有什么关系。学生逐一推断,显然“掩护李大叔”与“智勇斗鬼子”联系紧密,是事情的起因;如果去掉“游泳本领高”,“机智脱险”就少了铺垫。但,“上夜校读书”学生心存疑惑。让学生再读“智勇斗鬼子”,思考“是什么支撑着雨来顶住鬼子的诱惑、威胁、毒打”,引导与夜校读书关联,从而达成对“英雄”的理解不是浮在表面,上升为内心信念层次。 在假设重组中判断思考,判断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作者谋篇布局独具匠心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话作者,情感升华的过程。就是思维走向深刻,建构阅读结构化的过程。 三、在转换中,拓宽思辨的广阔与多元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更多强调感受、体会,更多从“教”的角度启发、引导。转换角度,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的壁垒。从运用的角度,更能驱动思维的生成,从“学”的角度,更能让学习真正发生。 1.常质疑,自设法解决促成探究 依据思维心理学,问题是思维的路标。因此,应当让学生更多地质疑问难,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在四上学生已经学习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四下第二单元是对提问策略的再度应用。因此,《飞向蓝天的恐龙》学习中,学生提出问题,归类整理,基本能达成。但是,学生的问题大部分都是较为常规的字词理解、说明方法等。说明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动起来。 为此,可以设置一个真实的任务情境: 这是恐龙研究的一个阶段新闻发布会,科学家在发布会上汇报了题为《飞向蓝天的恐龙》的研究成果,如果你是在场记者,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的问题有了变化: 恐龙家族那么庞大,到底哪一支演变成了鸟类? 除了文中提到的辽西发现的恐龙化石有羽毛,还有类似的发现吗? 经过漫长的演化,到底有多漫长?到底花了多长时间? 鸟类和恐龙的骨骼有哪些相似之处? 可见,学生提的是真问题,提问多角度也不一样了,思维更加开阔了。而且完全可以凭藉这些问题展开课文的学习,比如可以用第一个问题引导关注文中对于恐龙的分类描写,用第二个问题联读“资料袋”,用第三个问题聚焦时间词,感受用词的准确。质疑,同时以学生的真问题,促成探究性学习,培养思维品质的多元性。 2.多运用,从发现不足进阶认知 运用,才能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因此,必须使用语言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必须用语言解决某项任务,而无法达成,在自我比较反省中,思维才会指向“学”,对语言的理解、学习才会真正发生。 比如五下的习作单元,“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学生并不是零起点,而且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已经掌握,因此,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习作。 接着,进入《摔跤》的学习。发现描写有诀窍:其一,有顺序,比如,摔跤的三个阶段,以及一系列有序的动作。其二,分角度,对小嘎子的描写,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正面展现他的争强好胜、富有心机。其三,讲主次,显然对于小嘎子的描写着墨更多。其四,加手法,通过与小胖墩儿的憨厚沉稳进行对比,凸显小嘎子的特点;还在描写中加上比喻、联想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与自己的习作进行比较,有没有用上这些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这样,因为前边的“用”与后边的“学”,暴露了认知不平衡,从而激活思维,让学生在与自己习作比较、判断中不断修改完善,有效达成从读学写的思维图式的建构。 3.试评鉴,于学习批判实现自主 作为阅读能力层级中的高阶思维,评鉴,有分析综合,比较辨析,概括论证,是对学生思维独立性、批判性的挑战。 例如,学习《跳水》,可以先发散学生的思维: 如果船长不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脱险,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让水手甩一根绳子上去,让一个水手爬上去抱下孩子,在甲板上铺上几层被子…… 接着让学生评鉴哪一种方法最好,显而易见,学生结合文中对孩子颤抖、最高横木、大海风平浪静等的细节描写,结合纵身、扎这些动作推测孩子可能学过跳水,结合水手都在甲板上……联结分析,陈说理由,作出自己的评判。也有孩子结合生活实际,质疑船长的做法可能会吓傻孩子。 可见,评鉴活动的价值,在于角度多元,必须进行比较辨析,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而且论证需要的信息维度多元,提取后不能作为直接答案,必须联结自己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评鉴的过程是思维参与、发展的过程。 还可以让学生从表达的角度进行评鉴。比如,把“像炮弹”改为“像石头”可以吗?文中多次写到水手的“笑”,有什么好处?…… 通过比较、联结、转换角度等策略,指引学生思维路径,让学生的思维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与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动起来。帮助学生由点成线、由表及里开展深度阅读与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与思维品质得到真正的发展。
|